来源:东方头条 时间:2019-10-24 14:49:39
01.
消失的维京人
说起美剧,马丁大叔的神作《冰与火之歌》,电视剧改名为《权力的游戏》,这部作品是以欧洲中世纪历史为原型。
这部剧所虚构的维斯特洛大陆地图像极了扩大版的英国地图。在维斯特洛大陆七国的地理位置中,唯一感觉不太合理的是铁群岛,放在河湾地的西边,北境王国(狼家)的南面。
马丁大叔对于铁群岛的铁民生活方式是依靠驾驶长船出海抢劫为生,信奉“强取胜于苦耕”,当时看美剧的时候,只是单纯的觉得这个马丁大叔的脑洞,压根没有想过有历史原型。
直到我看了《北方以北》这本书,我才发现大树描写的铁民原型取自于8世纪到11世纪肆虐欧洲的维京海盗。看完这本书,我才了解到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维京人英文Viking意思是“来自峡湾的人”,主要是生活在北欧的斯堪纳维亚半岛,也就是现在的瑞典、挪威和丹麦这些地方。
在以前,维京人会耕种小麦、放牧牛羊,从事农耕生活,他们一代,手工业也非常发达,维京人擅长制作珠宝,比如产自北欧的琥珀、蜜蜡,虽然这样干干确实不错,但北欧那个地方,冬天实在太冷太长了,我们看《权力的游戏》就知道,那里常年冰天雪地,就没有太阳,这对于维京人来说,依靠过家家的农耕,还有手工制作很难熬过冬天,搞不好冬天还没有过完,自己被饿死了。
怎么办呢?维京人这群人商量了一下,干脆乘船出海,一边旅游顺带打劫,这样既能看看外面的世界,还能给我们族群带好吃好玩的东西。
维京人刚开始打劫不顺手,要找欧洲一代,觉得这一代地方比较弱练练手,所以刚开始他们出海还会带着手工作品出去旅游,碰到厉害的人,就变成一门生意;碰到弱一点的,简单粗暴抢。
后来等级高了,维京人觉得欧洲各国太弱了,没啥成就感,就开始渡海,换个地方继续抢,公元8世纪维京海岛,主要渡过波罗海,祸害现在的东欧、俄罗斯一代。
在当时欧洲那个年代,他们对维京人充满恐惧,觉得维京人是一群高大威猛的野兽,他们乘坐龙角长船破浪而来,乱哄哄上岸,像一个猛兽进行疯狂掠夺。
但是后来维京人打算往北美跑,殖民到北美那边,在路途中出现各种自然原因,再加上之前靠抢过日子,缺乏生活技能,维京人就慢慢消失了。
到现在,维京人的后裔早已经融入到欧洲各民族血脉中,曾经勇猛的维京人现在已经没有存在感,如果没有人深究,提起,压根就不知道北欧曾经还有“维京时代”。
02.
萨迦冰岛的“史诗”
在《北方以北》这本书里提到,对于北欧来说,除了维京人之外,还有萨迦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可惜的是,国内对冰岛萨迦的研究非常少。
冰岛萨迦是冰岛的“史诗”。从命名上看,“萨迦”的英文名称是“Saga”,而“Saga”在牛津英汉词典的解释是“传说”“冒险故事”“英雄事迹”“家世小说”。
萨迦之所以对于冰岛来说很重要,因为冰岛移民有讲述故事的传统。冰岛古诗常用于记载日耳曼各民族的神话、史记和传奇。
有记载,从挪威迁移到冰岛来定居的人将古诗词和古传奇爱惜珍藏起来,他们也抱着强烈兴趣关注斯堪的维纳亚和周围国家所发生的事情,并将这些事情创造出新的诗歌和故事。在《北方以北》这本书里,我们也能看到很多冰岛或者挪威人们记载的故事或者短小的诗歌。
这些故事充满了魔幻主义色彩,也许正是受到萨迦的影响,北欧的文学作品充满了想象力。
北欧早年的文学作品,萨迦主要以人物的活动和命运为故事主干。看了《北方以北》里引用的 还有历史学家的研究记载,再加上自己额外做了一些功课。我发现冰岛的萨迦文学,塑造两大类人物形象。
第一类男性的英雄。跟很多民族或者国家一样,大多数故事都是以男性英雄为主人公。在这些萨迦中,男性英雄占据主导地位,萨迦中的男性英雄一般以抢劫为职业,是海盗兼土地占有者,又是家族头领,他们身上有复杂的人性特征,说他们有敢于冒险,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也对,但说他们残忍似乎也有,但是这是这种复杂而又个性鲜明的特点,才能给人留下印象。
前面说的维京人也是萨迦文学的一部分。一般来说,萨迦中的男性主人公,都是海盗和农场主的混合体。在长期铁血实践中,他们很少压抑自己的情感,也不愿意卑躬屈膝的活着,看马丁大叔的《权利的游戏》就能窥探一二。
对于一个萨迦英雄人物来说,追求和保持家族和他自己的荣誉是一件绝对必须履行的事情,是铁血男儿要做的事情,这远比结婚生孩子,保护全家性命更重要,在家族荣誉面前,自己,家人的性命微不足道。
第二类是女性,萨迦文学除了男性英雄故事之外,也出现一些富有鲜明特色的女性故事,这些女性,相当于中国的木兰花,穆桂英这种类型,不躲在闺房里,而是与男人一起经历拓植定居过程,经历各种艰辛,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当时这个无法无天的时代贡献一份力量。
如果你想了解北欧,你不得不了解萨迦。
03.
在短暂的历史也值得尊重
如果不看《北方以北》这本书,我对于北欧的印象停留在著名的《安徒生童话》,世界著名家具品牌北欧风情,是一个旅游的好地带。至于北欧的历史不清楚不了解。如果不是书中提到的维京人,还原当时维京人航海的地段,展现维京人用的海盗船,我可能从来没有想到原来北欧还有一段维京时代。
萨迦更是如此,当我用百度输入萨迦的时候,除了简单的百度百科之外,更多是藏族佛教有一个重要宗派叫做萨迦派。
我们说历史是由后人抒写的,后人在抒写历史的时候,会选择重大的历史事件,对于不重要或者昙花一现的历史,可能就一笔带过。可对于经历过那段故事的人来说,他们在意,想要让后人知道,可这个声音太过渺小。
在时间长度上,集体的文化记忆要比历史事件更值得放大,更加有意义。
《北方以北》从一个鲜为人知的角度,带领我们回到中世纪的北欧,跟随维京人,萨迦文化寻找北欧人的足迹。这些残缺尘封已久的故事再次鲜活起来,透过这本书,我们似乎看到中世纪北欧人身影变得立体而又丰满。
我很喜欢《北方以北》最后一段结尾:北欧人没有把这些故事全部丢弃,有些故事尚待讲述。也许,有的故事正放在图书馆蒙尘的书架上或者埋在冰冷的土壤中等着人们去发现;还有的散佚不存,永久遗弃。但是,当历险结束,人群散去,船舶。屋宇和骨骸渐渐在地底分解破碎,唯独故事留存袭来。余下的只有寂静。
短暂的历史也值得我们尊重,历史面前,人人平等。
最后,强烈建议看《北方以北》这本书。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