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头条 时间:2020-03-17 12:35:24
互联网消费在疫情期间维持民众正常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互联网的红利在特殊时期凸显。疫情期逐渐过去,山东企业如何在抢抓复工复产后的消费新风口?近日,山东电子商务促进会秘书长娄雷震接受了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的采访,给出了建议。
疫情让经济放慢脚步,数字化转型成企业破局利器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肯定是较大的,尤其是线下。”娄雷震指出。对于行业来说,无法生产,线下消费几乎陷于停滞。对于消费者来说,居家隔离,不能复工导致的收入减少也成为了降消费的原因之一。
“非典逼出了一批电子商务企业,这次的疫情也同样促进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像房产、消费等线下产业在本次疫情中为求生存也都纷纷转型线上。此前,万科、世茂等房企打出了线上卖房的营销策略;漱玉平民大药房开设的24小时在线送药业务,使得线上销售额增长量可观;景芝酒业在疫情期间改变以往的渠道经营方式,利用互联网出售产品,近一个月的时间就达到了1300多万的销售额。“可以说,电子商务逐渐成为企业的标配。”
在未来,互联网、大数据、数字化等的广泛应用能够帮助社会解决多个层面的问题。山东是制造业大省,目前,制造业也在向着数字化转型迈进。娄雷震表示,数字营销、智能装备制造等没有大数据支撑就不好决策。此外,在就业与创业方面,互联网依然是一个比较好的载体。
打造“虚拟”的消费情境,“给消费者一个消费的理由”
复工复产潮起,社会运行逐渐回到正轨。3月9日,山东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提出有关部门应积极帮助企业应对疫情冲击,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消费是拉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而消费很多是通过线上实现的。娄雷震分析,线上消费会是下一步的热点。
谈到电商面临的痛点,他提到要给消费者一个消费的理由。“很多实际的消费是靠消费情境来推动的,我们制造的‘虚拟’消费情境不够,消费者也就没有充分的理由去消费了。”娄雷震解释道。他把“双11购物狂欢节”作为一个典型的例子,“天猫把一个很‘虚’的光棍节打造成了购物节。其实我们也可以做一个这样的东西,让消费者找到消费的理由。”
经过疫情的洗练,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都可能进行改变。娄雷震表示,随着消费的升级,人们更注重于消费体验,精神、文化、服务类消费增长很快。娄雷震表示,电子商务是实物到服务的转变,未来,实物的比例会缩小。据此,他提出了“轻物质空间”理论——弱化物质层面消费,更注重体验性和服务性等精神层面消费。“这个空间发展前景是非常大的,能够拉动的消费力更是无穷的。”
企业触网紧跟数字化新业态,追求 “互联网+”从物理化到化学化的演变
早在2015年,国家就将“互联网+”上升到国家战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经济的数字化转型也在进一步加深。传统企业通过直播、5G、云、C2B、消费商、社群营销等数字化新业态,成为撬动新消费的支点。
资料显示,2019年全年,山东省网络零售额4002.7亿元,在纳入统计的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排名第七 。“山东电商的底子并不差,”娄雷震说,“仅在济南就有6万家左右的电商企业。”其中,隐形冠军数量更是客观,像极美滋、唐贝网、买买茶等,都曾做到过全国第一。“互联网+”让互联网平台和传统产业的有效融合,使各类商务活动得以创新,从而为山东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个性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现在提出了C2B的模式。先有消费者提出需求,后有生产企业按需求组织生产。”娄雷震表示。比如,目前大火的直播,消费者的感知内容是动态的、立体的,“所见即所得”,“甚至在将来,我们可以通过裸眼3D的技术虚拟试衣服。”娄雷震说。此外,现在很多卖东西的并不是专门的销售人员,而是一些做分享的人。他们通过向周围的“安利”一些产品,从中获取佣金。“他们既是消费者,又是销售者,这就是‘消费商’的概念”。如何通过这个新群体来撬动新消费,也是电商企业应该思考的问题。
“互联网+”一词已经提出了许多年,但它和电子商务到底是什么关系?娄雷震给出了答案:“互联网+”是电子商务化的一个过程,电子商务是提高增量,而互联网+则是解决了存量的问题。此前根据调研,济南市出租车的空驶率超过了五成,而网约车的出现普及,将这一数据下降到了一成左右,“这说明消费浪费的问题被互联网+解决了”。现在,互联网的作用不仅仅是信息的流通,它更是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含义。 “只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是物理的互联网+,只有解决消费浪费的才是化学的互联网+。”娄雷震说。
上一篇:异动直击 | 阿里健康直线下跌5%,较高位累计回调超25%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