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头条 时间:2020-04-04 14:36:25
最近,经常被推上风口浪尖的“追星女孩”又一次上了热搜,这次却不是因为相同为偶像“打抱不平”的事情,而是因为主持人何老师“何老师”,在综艺节目《朋友请听好》里关于追星的一段话:
喜爱一个人是很美妙的事情,可是不能一味地认为自己可以为那个人做许多事。由于偶像是要自己去奋斗变得更好,而不是因为加上粉丝滤镜的变好。
何老师谈追星
他说你要让自己变好,才是追星的意义。
短短的几分钟,戳中了太多人。
“他是一颗星,但你是自己的太阳。”
的确,有多少人把偶像当作了自己的太阳,而自己成了向日葵,只知道围绕着偶像转,却忘了自己要如何好好生活。
你是自己的太阳
在这个动不动就喊偶像“老公”“儿子”、墙头到处有的年代,饭圈文化已经成为网友并不陌生的内容。
甚至对嘲笑那些意义不明的缩写感觉很有意思,且厌烦动不动就上热搜的娱乐明星。
许多人惊讶:这么疯狂追星,有什么意义?
因此她们会认真地回答说:当我在面对艰难踌躇不前时,在遭遇打击颇感曲折时,在面对人生的重要时期时……耳边响起某个人的一句话,唱过的几个词;眼前出现那个人的面孔,走过的某段经历,就会感觉到能量从内心里涌上来。
可以带给自己这样的能量的人,便是偶像,这就是我追星的意义。
带给自己力量
是的,偶像就是给予精神维系、予以粉丝能量的人。
同时,偶像也是销售理想的职业。
是让一切还有梦想的人去信任,竟然奋斗是能够成功的。
不过正如何老师所说的,他们的成功是因为自己,而不是因为你为他牺牲了什么。
你可以给予他帮助的力量,但你无法帮他尽力。
召集的粉丝
你要为了自己奋斗。
我们都见过太多把他们当作一切的人了,在偶像身上寄予了全部,有一点点风吹草动就十级戒备,然后说着“我的偶像只有我们了”。
因此粉丝将自己当作是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战士,挡在偶像面前“保护”着他们,没有人可以说一句不好的话。
太多这样“粉丝行为,偶像买单”的例子,曾经的蔡徐坤、吴亦凡,如今的肖战……
他们的粉丝会委屈地说:我们的偶像做错了什么要被这样骂?
偶像有没有错我们无从得知,但那些喧闹着的粉丝,难道做对了什么吗?
在粉丝眼里再“脆弱”的偶像也是独立的人,有团队有企业,粉丝不能担当他的一生。
他也不大概担当你的人生。
见过深夜酒店楼下蹲守的一个个渴望的足迹;
看过红眼航班后粉丝拥堵嘈杂的清晨机场;
机场
也目睹过万人场馆里灯光与尖叫下的百感交集。
粉丝应援
我也见过将偶像贴在书桌前,当做学习的动力,奋力后加入自己理想的学校、找到令人羡慕的事业。
你当然可以追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问题就在于,你如何追星。
以前看过一篇“站姐”回忆录:
那位过去的“站姐”就读于中国最知名的两所大学之一,大学的前两年,她一切课余时间都在扛着单反相机出没于偶像出现的地方——各种表演和机场中度过,一共拍了两万多张相片,开过好几个粉丝站。
她认为偶像的努力上进一直是她的精神动力。所以她也努力学习加入高等学府,父母因为她没有耽误学习也明白帮助她的追星行为,偶像还会为她拍的图点赞,微博粉丝多达几十万。
站姐
所有感觉都很完美了,堪称追星姑娘的理想生活了。
不过,她却只感觉越来越空虚,自动结束了自己的追星道路。
为什么呢?
因为她愈发贪婪了。她从原来看着偶像悄悄奋斗的小粉丝,成为了饭圈里的一部分,她变成了一个“追星机器”,毁了自己的生活。
她在自述文章里说:“我觉得没有几个现代人能清醒地面对全部时间,大家都要找个寄托,在其中麻痹痛苦、消解无聊、忘记忧愁,寻找宗教式的超凡体验。不过是我的寄托比较新潮而已。”
可当她全身心为偶像贡献的时候,她已经慢慢遗忘了最初那个天真追星的自己了。
年轻人对偶像明星的热情似乎永远不会减退,如今选秀节目又断断续续加入大众视野,《青春有你2》就常常登上热搜。
里面有许多争论,也有很多奋斗的女孩在看着自己的偶像奋斗。在她们身上,类似能见到万万个少女的影子。
训练生偶像
一边儿坚持练习,一面心怀理想。将偶像当做自己奋斗的动力和支撑,联想自己有天也能与他们并肩。
成为了导师的Lisa也不例外,她也知道那种“全力以赴向偶像靠拢”的心情。
Lisa
撒贝宁说过这样一段话:
撒老师
你可以爱你的偶像,但更要爱你自己。
有一位偶像以前对粉丝说过:别浮躁告白,别过分解读我。你我都用心工作,你抽时间爱我。
你和偶像都是公平的个人。不用为那颗星星贡献全部,你要成为自己的太阳,这才是追星的意义。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