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头条 时间:2019-09-11 14:59:57
图片说明:由合肥市选送的庐剧《三孝口》(岳诚 摄)
9月10日下午,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剧场内座无虚席。舞台上,精致的舞美场景和优美的唱腔引得台下掌声不断。这是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首届民营剧团优秀剧目交流演出的首场,由合肥市选送的庐剧《三孝口》,讲述了一位继母和三个孩子之间由误会、不满到和谐相处,最后相互舍命相救的感人故事。
据悉,该剧在舞台布置上借鉴了京剧“二幕”的做法,换场景时不需要像传统庐剧一样关灯,从而保证了演出的流畅性。全剧共7场,在故事表达上有所创新,在唱法上融入大别山民歌腔调,同时在传统庐剧基础上加入了现代音乐元素。
“三孝口是个地名,承载着‘老合肥’的记忆,这里因三兄弟事母纯孝的故事得名。”该剧编剧、演出方负责人宣祥友介绍,《三孝口》根据民间传说加工创作,前后对剧本、乐谱进行了多次修改,于8月21日正式登陆安徽大剧院首演。宣祥友透露,此次来松演出,是他所带领的合肥雨中语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首次来上海演出,庐剧是安徽省地方传统“戏剧,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常年在省内演出,此次来到松江,也是想把庐剧带出来,让更多的观众知道它、欣赏它”。
本次交流演出截至9月21日,13个民营剧团将带来沪剧、越剧、庐剧、婺剧、锡剧、黄梅戏、皖南花鼓戏等7个地方剧种的演出。首演现场汇聚了松江居民、学生团体和13个剧团的代表、粉丝及九城市戏曲爱好者等900余人。记者在节目单上看到,参加本次交流演出的都是各地民营剧团的精品之作,除了庐剧《三孝口》,还包括沪剧《幸福老人村》、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婺剧《小宴》、锡剧《沙家浜》、黄梅戏《吉祥草》、皖南花鼓戏《妈妈的布鞋》等,通过戏曲展示了长三角地区的生机活力。
“戏曲是中华艺术的瑰宝,也是更容易引发群众共鸣的艺术形式。民营戏曲剧团不仅是当前探索戏曲艺术革新与发展的‘轻骑兵’,更是我国民营经济和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作出了巨大贡献。”据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的民营剧团集中在一起进行交流演出还是首次,今后会考虑以文化资源配送的形式,将其他城市的优秀剧目引进松江,同时组织松江剧团到其他地方演出,让各方文化交流合作常态化发展。
上一篇:跨国药企纷纷为“中国速度”点赞 第二届进博会惊喜不断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