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头条 时间:2020-04-13 14:06:33
编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根据权威数据,截至4月2日17时,国外累计确诊病例已经超86万例,其中,美国确诊病例最多,为21.7万例,紧随其后的意大利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为11.1万例,西班牙排在第三,为10.2万例。
疫情爆发不仅对跨国车企产生了巨大冲击,也影响到了中国车企的海外业务拓展。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如何应对国际突发事件、如何在危机中寻找发展机会、如何更好地利用全球资源提升竞争力,都成为中国车企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为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全球不同地区的汽车市场状况,本报将结合疫情影响和中国车企海外布局情况,推出“中国车企海外战‘疫’进行时”系列报道,分享中国车企海外战“疫”故事,同时邀请相关专家为车企应对疫情提出建议。
虽然相较美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家,印度目前的累计确诊病例并不多,但日均增速处于较高水平。为阻止疫情的进一步蔓延,从3月24日起,印度正式进入封锁状态,在当地设立工厂的汽车企业纷纷按下了“暂停键”,这无疑给在当地开展业务的中国车企带来重大影响。
《中国汽车报》记者注意到,长城、长安和海马等中国车企近期发布了布局印度市场的相关计划。接受采访的多个自主品牌企业均表示,虽然受到疫情影响,当下的生产和销售业务或将暂时停滞,但中国汽车品牌“走出去”的决心不会变,长远的战略规划也不会因此出现重大调整。“印度汽车市场的格局可能会因此发生调整。”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既是挑战,也是中国车企的机遇。不过,由于印度汽车市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同,本土的汽车企业也较为成熟,因此中国车企在进入印度汽车市场的过程中,要做好长远的准备,积极与当地企业开展合作不失为一条良策。
■印度汽车业全线停摆
事实上,从3月16日开始,包括福特、沃尔沃和塔塔汽车等在内的企业都已经要求大部分印度员工采用远程或在家办公的方式,来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3月25日,印度正式进入为期21天的全国“封城”期,大部分车企立即关闭了工厂,包括印度的本土车企和跨国车企。
稍早前的3月23日,占据印度汽车市场近一半份额的玛鲁蒂铃木公司,叫停了位于哈里亚纳邦Gurugram和Manesar的两处工厂运行,此后还关闭了位于罗塔克的研发中心;本田印度公司的两家工厂宣布停产至3月31日(目前仍是停产状态),本田摩托车和小型摩托车印度公司也宣布暂时关闭所有四家工厂;大众汽车在浦那的工厂也已经停产,大众汽车表示停产将持续3周;福特汽车也暂停了在印度、南非、泰国和越南的整车和发动机工厂的生产,以应对肺炎疫情。
在停产的同时,也有车企提出要转产医疗物资。印度本土Mahindra(马恒达)公司表示,已经停止了位于马哈拉施特拉邦的一家工厂和另外两家工厂的生产工作,其董事长阿南德·马欣德拉(Anand Mahindra)还在推特上表示,或将效仿法拉利和菲亚特克莱斯勒等车企,立即开始研究如何生产呼吸机。
■长期出海战略不会变
在中国车企的海外拓展版图上,印度是今年的关键词之一。继今年1月17日与通用汽车达成印度塔里冈工厂收购协议之后,长城汽车2月17日再度宣布将收购通用汽车位于泰国罗勇府的制造工厂,印度也成为了长城汽车在国外拥有工厂数量最多的国家。
今年1月,海马汽车也宣布,将通过与当地制造商Bird Electric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的方式,进军印度市场,后者是在印度负责宝马和MINI品牌销售的Bird集团旗下子公司。
前不久,长安汽车被曝出正在印度物色新的生产基地,并与供应商进行了初步谈判,有知情人士透露,长安汽车还将考虑在印度建立电动汽车电池组装厂。
如今,原本开启进攻计划的中国“军团”在疫情面前暂时放缓了前进的步伐。“与跨国车企一样,目前中国车企大部分在印度的生产和销售也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一位自主品牌车企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事实上不仅在印度,受疫情影响,3月下旬之后的出口数据都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但该负责人表示,尽管短期内会受到影响,但长远来看,既定的出海规划不会因此发生重大调整,等疫情过后,会继续开展正常的海外布局工作。
长城汽车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保持出海整体战略方向不变的情况下,长城汽车正在有序推进相关工作。“年初我们收购了通用印度塔里冈工厂和泰国罗勇府工厂,不仅向世界宣告了进军南亚和东盟市场的决心,更为长城汽车绘制世界版图添加浓墨重彩的一笔。”该负责人透露,长城汽车全球进军的步伐并没有放缓,目前长城汽车正按照既定计划对这两座工厂进行交接工作,并对工厂进行升级改造,这两大工厂将分别在今年下半年和年底完成收购交易。
■积极合作危中寻机
“从短期来看,中国车企进军印度的计划肯定会受到疫情的影响。”但白明认为,这或将成为中国车企进入印度市场的一个重要机遇。印度汽车市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同,自身拥有实力雄厚的本土车企,例如塔塔汽车。在低端乘用车市场,铃木和现代汽车生产的低成本小型车占据主导地位;在高端品牌方面,一直以来都是欧美车企的天下。如今受到疫情的影响,已经形成的印度汽车市场格局有望重塑,这可能会为中国车企让出一定的市场份额。
尽管去年受经济下行的影响,印度乘用车销量下降近20%,但印度仍是全球第四大新车市场。数据显示,作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印度人均汽车保有量不足30辆,市场潜力巨大。LMC Automotive咨询公司预测,到2026年,印度有望成为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全球第三大新车市场。
白明分析认为,印度汽车市场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其中,低端乘用车的体量比高端市场要大得多,这也有希望成为中国车企的突破口。“中国车企应当积极寻求合作的机会,就像当年跨国车企进入中国一样,通过合资迈出本土化第一步。”白明还建议,在服务网络方面,中国车企也应该同步完善,只有同时提供令人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才能更好地打开印度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已有中国车企在印度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9年4月底,上汽集团的印度基地正式投产;6月,上汽集团在印度发布了首款互联网汽车MG Hector,10月销量即破万辆;新能源汽车表现同样优异,名爵EZS进入印度市场仅短短2个月,便收到了3000多张订单,超过了2019年印度电动车的总销量。据上汽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3月,上汽集团已在印度新德里和加尔各答等城市交付百余辆新车。
正如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所言,中国汽车企业不走国际化道路一定死在中国。疫情过后,中国车企的“印度之行”值得期待。
上一篇:原创 钢铝车身加持,广汽Aion V续航突破600公里!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