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清知名律师

  • 18053115917
  • 交通事故

    周先生

    联系方式

    • 长清知名律师
    • 咨询电话:0531-80961678
    • 24小时热线:18053115917
    • 律师微信 :18053115917
    • 济南市文化东路24号

    让法律规定真正“落地生根”

    来源: 时间:2023-07-28 11:10:5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种设备数量越来越多,分布越来越广,涉及生产、生活诸多方面。近年来,特种设备安全也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7月25日,江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开幕,会上听取了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条例》(以下简称“一法一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一法一条例”实施取得了积极成效,建议加快制定完善与“一法一条例”配套的法规、规章、规范和标准,让法律各项规定真正“落地生根”。

      根据省人大常委会2023年监督工作计划,结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检查要求,4月下旬至7月上旬,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

      成效

      率先全面建成特种设备安全智慧服务平台

      特种设备安全“一法一条例”的实施,对推动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总体来看,江苏“一法一条例”实施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2022年底,全省拥有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电梯等各类特种设备共251.44万台(套),占全国总量12.86%,与2013年相比,全省特种设备数量增长了94.3%,2020至2022年特种设备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累计下降91.7%、90.9%,处于全国先进水平。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制度体系持续完善,近3年来,共制定出台相关地方性法规12件,地方标准32项,规范性文件20件,不断强化基层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制度供给,制定《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基本规范》等;监管机制不断健全,成立省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等;智慧监管取得成效,在全国率先全面建成特种设备安全智慧服务平台,覆盖全省全部特种设备、36万家生产使用单位,成为全国唯一实现全品类、全链条、全主体覆盖的特种设备安全信息化平台;产业发展深入推进,目前全省共有特种设备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等项目)和充装企业7800余家、数量居全国前列。

      建议

      推动安全监管手段创新,完善法律法规制度

      特种设备安全“一法一条例”贯彻实施以来,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风险隐患需要持续关注、各方责任尚未全面落实、部分制度标准仍需完善、特种设备智能化改造进程不快、基层监管能力不足。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围绕“一法一条例”如何全面贯彻实施提出意见建议。首先,提高思想认识,推动法定责任全面落实。严格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明确特种设备专业监管和行业管理、属地管理的关系,落实部门监管职责,形成监管合力等。

      同时,要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确保特种设备本质安全。强化企业在特种设备安全和节能管理方面的责任,建立全过程、全周期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使安全管理末梢成为安全治理前哨。抓好操作人员培训,做到全覆盖培训并依法取证等。

      健全监管工作机制,提升安全监管效能。一是推动安全监管手段创新、对于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准确把握特种设备运行规律,深入分析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成因,对设备进行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并将设备信息接入智慧化监管平台,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等。二是加强队伍建设保障。加强监察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加大培训力度,强化安全监管专业属性。

      此外,还要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制定完善与“一法一条例”配套的法规、规章、规范和标准,让法律各项规定真正“落地生根”。一是加强法律法规间适配衔接,推动修订特种设备“一法一条例”,增强法律体系的统一性、权威性和协调性;二是加快相关标准修订,优化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提升特种设备相关技术门槛,以高标准引领产业发展;三是细化完善相关规定;四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时修订更新特种设备目录。


     

    大众法律集团 24小时服务热线:0531-80961678  18053115917


    上一篇:深入贯彻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实施方案发布

    下一篇:最后一页